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要求,6月27日下午,萍乡学院在萍乡市芦溪县电瓷博物馆举行2025年“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的启动仪式。校党委书记邱晓辉,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永国,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曾敏出席仪式。宣传部副部长黄娜、团委兼职副书记宋宇鑫、商学院博士李平及12名青年学子参加出征仪式,共同踏上了一场以“瓷”为媒、以文化为魂的研学之旅。

瓷都对话:从萍乡电瓷到景德瓷韵,赓续千年匠心
这座承载着百年工业记忆的展馆,见证了萍乡电瓷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中国电瓷之都”的辉煌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深入了解了芦溪电瓷“从泥火淬炼到闪耀世界”的奋斗史。一件件高压绝缘瓷瓶,凝聚着几代工匠“为国铸器”的担当,与景德镇“白如玉、明如镜”的陶瓷艺术交相辉映。电瓷的硬核科技与陶瓷的柔美匠心,正是赣鄱文化‘刚柔并济’的生动体现。
师生发言:以瓷明志,践行育人使命
李平作为指导老师代表发言。他结合自身研究,深入剖析了萍乡电瓷与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关联,作为带队老师他决心带领同学们圆满完成好此次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在研学中悟。学生代表徐玮在发言中表达了青年学子的坚定决心:“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能够拥有这次宝贵的历练机会,以实际行动传承工匠精神、弘扬赣鄱文化。用脚步丈量江西大地的文化脉络,用青春书写‘强国有我’的答卷。”


书记嘱托:牢记初心,感恩奋进
邱晓辉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此次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体现。他表示,通过此次学校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的举办,学校“大思政”格局将进一步拓展,师生将学习成果应用于服务社会的渠道将进一步拓展,将为学校内涵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他要求,一是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希望同学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江西这片红色土地,领悟当代青年怎样践行好总书记的嘱托。在实践中感知社会、服务群众,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切身体验新时代伟大变革,投身新时代火热实践,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二是在实践中锤炼本领能力。同学们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领悟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紧扣“文化赣鄱行”这一主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体验。在学习中增长知识,了解赣鄱文化的深厚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在研究中提升能力,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践行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的青春誓言,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三是在实践中筑牢安全底线。各部门、学院要加强统筹指导,完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做好安全服务保障。带队老师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和引领作用,帮助同学们明确实践目标和任务,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和方法,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问题。

陈永国在主持出征仪式时表示,今天的活动是一次以‘瓷’为媒,探寻赣鄱文化根脉的深度对话。从萍乡电瓷‘为国铸器’的硬核科技,到景德镇‘如玉如镜’的千年瓷韵,它们共同书写着赣鄱大地‘刚柔并济’的文化华章。
仪式结束后,实践团即刻奔赴景德镇,未来一周,他们将以青春脚步串联起江西陶瓷文化的“过去”与“未来”,用实际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撰稿人:吴柳诗,一审:熊云杰,二审:廖宇沙,三审:魏峰